《黄帝内经》“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短短几句话,就将五脏与脉象的对应关系阐述得明明白白。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揭开这神秘面纱,看看脉象里藏着的健康密码。
先来说说“肝脉弦”。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春天里刚冒头的嫩树枝,轻轻一折,能感受到它的韧性和微微的弹性,肝脉就类似这种状态。
正常情况下,肝脏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气条达,反映在脉象上就呈现出柔和的弦象。
当我们情绪不好,长期抑郁或者发怒时,肝气就容易郁结或上亢,这时脉象就会变得过于弦硬,就像树枝失去了柔软度,变得又干又硬。
比如,有的人在工作压力大、情绪焦虑的那段时间去看中医,医生一搭脉,可能就会说他肝脉弦劲,这其实就是身体在提示肝脏的疏泄功能失调了,需要调整情绪、放松身心,不然小问题可能就会变成大麻烦。
再聊聊“心脉钩”。
心脉钩,又称为“洪脉”,形象地说,就像夏天里的潮水,来势汹涌,充满力量,然后又缓缓退去。
心脏在人体中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夏天阳气最为旺盛,心脏功能也最为活跃,所以心脉在夏天时最为明显地呈现出洪大的特点。
当心脏功能正常,气血充足,心脉就会有规律地跳动,来去分明。但要是心脏气血不足,或者有瘀血阻滞,脉象就会失去那种有力的“钩”象,变得细弱或者节律紊乱。

比如,一些患有心脏病的人,脉象可能就没有健康人那样洪大有力,甚至会出现间歇、跳动不规律的情况。
365站群接着讲讲“脾脉代”。
这里的“代”有交替、更迭的意思,脾脉就像一个沉稳的节奏大师,有条不紊地跳动着。
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谷,把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营养,输送到全身。
脾脉正常时,节律均匀,柔和有力,就像稳稳行驶的列车,每一站都按时停靠。
但如果脾胃功能受损,比如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者吃了太多生冷、油腻的食物,脾脉就会出现异常。
可能会变得迟缓,或者出现停顿、间歇,就像列车在行驶过程中频繁晚点、停车,这时候身体也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然后是“肺脉毛”。
肺主气,司呼吸,就像一个气体交换站,把新鲜的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排出浊气。
肺脉“毛”,形容的是一种轻虚、浮散的脉象,就像秋天里轻轻飘落的羽毛,轻柔而有节律。
正常情况下,肺气充足,呼吸顺畅,肺脉就会呈现出这种轻柔的状态。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但当肺部受到外邪侵袭,比如感冒、咳嗽时,肺气被阻滞,肺脉就会变得浮而有力,这是身体在努力抵御外邪的表现。
如果肺气虚弱,肺脉就会变得虚弱无力,甚至感觉不到明显的脉象。
最后看看“肾脉石”。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肾脉就像冬天深深埋藏在地下的石头,沉稳、坚实。
正常的肾脉,沉而有力,这表明肾精充足,肾脏功能良好。
但如果肾精亏虚,比如过度劳累、熬夜、频繁性生活等,损伤了肾精,肾脉就会变得沉细无力,就像石头失去了重量,变得轻飘飘的。
一些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肾精逐渐衰退,肾脉也会相应变弱,身体也会出现腰膝酸软、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了解了这“五脉应象”,我们虽然不用像专业中医那样精准地切脉诊断,但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
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医的智慧中受益,守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