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五力共读
伤寒论
阳明病篇
图片

前言
这次复盘白虎汤证的知识增加了不少,有鲍老师的保姆式复盘,结合复习《疾病分类入门》阳明篇的助力,学得真心愉快!
01
阳明热证之白虎汤证
★《伤寒论》176条、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发病途径:开始是太阳伤寒证,自行传为阳明病。
✐脉象:脉浮滑(大而有力)
→表里俱热
→浮主热,热涌于表则脉浮,热盛在外
→滑主热,内热壅盛,热炽于里
✐表有热,里有寒:传抄错误。
✐病机:无形邪热,充斥于表里。
→既不同于承气汤证之里热蕴结,又有别于太阳病之表热郁闭。
✐白虎汤“四大症”:身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
☞补充
适用范围:白虎汤治疗伤寒阳明热证,温病用于治疗气分热证,#生理上都是同一个阳明,所以白虎汤治疗阳明气分热证。
《伤寒论》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腹满:往往不伴有大便秘结、腹痛的症状,只是胀,与阳明腑实的腹满不同
→是无形的阳明邪热壅滞气机造成
✐身重,难以转侧:身体沉重,不想动
→阳明热邪耗气的表现
✐口不仁:口中腻而不滋味
→阳明热上蒸于口(胃开窍于口)
✐面垢:面色脏脏的,或面部油油的
→阳明热上蒸,迫津外出郁于面部(阳明主面)
→垢:就像洗不干净的脸一样
✐谵语:阳明内热炽盛扰于心神
→严重的话会闭阻心包
✐遗尿:热盛
→一般的阳明内热证是小便短赤
→阳明热证的遗尿是脱证的表现,属于邪气内盛,正气大衰的表现
☞知识点:大热导致的昏迷,有闭证、脱证。
>闭证:两手握固,牙关紧闭
>脱证:目合口开,手撒遗尿
✐病位
→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同时发病
→综合看,是阳明热盛,波及到少阳、太阳
✐白虎汤证的治法:辛寒清热
→本证已脱离太阳之表,而又没有形成阳明腑实证,所以不可用汗法与下法,当用清法。
→若误用辛温发汗,等于火上浇油,或使谵语等神志症状加重;
→若过早使用下法,则必然竭阴,导致阳无依托而附于上,额上冷汗出、手足厥冷等危证。
✐白虎汤方组成:石膏、知母、粳米、炙甘草
→石膏:味辛、甘,性大寒,辛味药能行能散,使体内热透发,又不至于因寒凉而使热郁闭于内。
→知母:味苦、性寒,凉润滋阴,滋胃阴、肺阴、肾阴;未雨绸缪,防阳明热盛、热久耗真阴
>知母可以清阳明热,以助石膏
>知母还有滋阴的作用:胃阴、肺阴,更重要的是滋肾阴
>肾阴是一身阴液的根本,阳明胃热容易伤肾阴,肾者,胃之关也
>糖尿病开始肺胃燥热口渴,发展下去必伤肾阴,多尿,肾病是糖尿病的一个必然结局。
→粳米、甘草:扶正,益气生津,防止气阴两伤
>制约石膏、知母的寒凉伤脾胃的弊病
✐白虎汤运用禁忌
→【外感温病】白虎四禁:
>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白虎四禁,适用于外感温病,但不可泛用于伏气温病和伤寒。关键是抓住阳明病热盛在里的基本病机。
→【伤寒】禁忌:
>表不解者,不可下;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表不解者,不可攻脾。(姚梅龄)
→【内伤】适应症
>李东垣常用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内伤消渴病,石膏、知母、甘草用量极小。
✐白虎汤证的其他常见表现
→没有明显的热象,阳明热郁滞较深。如阳明经有热会出现牙龈肿痛,甚至还会出现磨牙
>小儿稚阳之体,如阳明有热+肠胃积热上攻会出现磨牙的症状☞阳明经热涌动,致磨牙不安。
>磨牙很重的话,夹有肝风内动的情况☞可用牵正散,息风止痉。
→热邪结聚严重,不仅出现热证之还会出现肿的症状
>关节突然红肿热痛,如急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盛则濡泻
02
阳明热证之白虎加人参汤证
★《伤寒论》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365站群✐服桂枝汤:太阳病用了不正当的发汗方法
>仲景告诉我们使用桂枝汤发汗时要喝热粥以助药力
>邪已经不在太阳经
✐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脉洪大,邪到了阳明经
→大烦渴:程度比较重的口渴,区别大渴
>口渴饮水不解释阳明热邪伤津,与发汗太过大汗出有关
>不但伤津还耗气,单纯的津液损伤口渴的话喝水会得到明显的缓解
>阳明内热炽盛,伤津口渴,伤气会使体内津液生成受到障碍,津液被热邪耗伤脾胃又生成不足,才会口渴不解
→脉洪大,大脉是阳明热盛的主脉
>大脉主邪气盛,《内经》“大者病进”
>洪脉:来盛去衰,心脏收缩期盛,舒张期衰。来盛是邪气盛,去衰是正气伤
✐人参:益气、养阴
→气阴双补的还有山药、黄精
→白虎汤中粳米药店不备,可用山药代替
★《伤寒论》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误治太阳阳明病
✐白虎汤证的基本病机:热结在里,表里俱热
✐时时恶风:大汗出,阳气一时外泄,表气暂时相对的不足,肌腠空疏,就会出现轻度的恶风现象
✐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的主要表现
→舌上干燥而烦:口干舌燥
>热扰心神
>口渴饮水不解
★《伤寒论》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无大热:开始是太阳伤寒证,阳明热证是后来传变形成的
→无大热:没有阳明证
✐口燥渴:阳明热证的主要表现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口渴的程度比较重
✐心烦:就是烦渴
✐背微恶寒者:同时时恶风,说明仍有大汗出
→阳气的两个敏感部位,如果体内阳气不足,会出现背部的寒凉和四肢、手足的发冷
>背部是督脉运行的位置,督脉是阳经之海
>四肢为诸阳之本
→大汗出时,体内热量散得太快
★《伤寒论》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再次表示白虎加人参汤证的主症就是口渴
★《伤寒论》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脉浮,发热无汗:太阳伤寒证
→可能是外有太阳伤寒,又有内热的一个证候
→表寒里热应该用大青龙汤治疗
→有表证先解表或表里双解,不能一下子就用白虎汤进行治疗。
✐白虎加人参汤证的运用
→口渴饮水不解往往见于糖尿病、尿崩症
→糖尿病是一个内分泌的消耗性疾病,由于血糖的增高促使体内的氧化加速,使得有形物质大量耗散,表现出一派阴虚燥热的现象,出现口渴欲饮食习惯小便频多,形体消瘦等症状,中医称为“消渴”
→如果糖尿病的口渴属于肺热、胃热的话,首选用白虎加人参汤进行治疗
→白虎加人参汤适用于热结于里、表里俱热的糖尿病
03
白虎汤与白虎加人参汤的鉴别
✐鉴别: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
→口燥渴:口燥渴为白虎加人参汤的第一主证。
→脉象:白虎汤脉洪、洪大、洪而有力,偏有余之脉。白虎加人参汤脉芤、脉大,提示正气要衰。
→邪气性质:白虎汤热邪为主,用治热的药。白虎加人参汤有热邪有燥邪,治热的药为主,治燥的药为辅。
→正邪关系:白虎加人参汤,邪气盛为主。白虎加人参汤,正气虚为主。
05
参考资料
陈明《伤寒论讲堂实录》
《2023五力共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