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健康资讯 新研究: 导致动脉硬化的不是高血脂, 他汀可以停药了? 讲出实情!

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现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说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已经不是导致动脉硬化的原因,主要导致动脉硬化的风险因子是“神经酰胺”,还有不少朋友看到这样的说法后,开始纠结到底要不要继续吃药控制血脂的问题。

感觉“这股风”现在越吹越歪,甚至可能会误导一部分确需用药严格控制血脂的极高危风险患者,为他们带来更高的健康风险,所以今天就借这个话题,来和大家聊一下这个近来流传的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靠谱。

首先,对于神经酰胺导致动脉硬化的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的谣言,而是来自于2025年3月7日发表于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是由我们中国的科学家们,在这项研究中发现了神经酰胺的两种内源性膜受体,在识别神经酰胺后,会激活身体的炎症反应,从而加剧血管内皮的炎症,这种血管内皮的炎症会导致血脂在血管壁内皮下方的沉积,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对实验动物的相关受体进行敲除,在不同血脂的情况下,发现都能够有效阻断神经酰胺导致血管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而在对于人体的调查研究发现,慢性肾病患者在不同肾功能状态下的血浆样本进行了测试,研究发现,冠脉病变程度越高的患者,其神经酰胺水平也越高。

通过上述简单介绍大家可以明白,这个神经酰胺在与相关受体结合的情况下,在促进血管内皮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确实是一种重要的危险因素,这也正是此项研究的意义所在,它介绍了在胆固醇之外的导致动脉硬化风险的重要靶点。

365站群VIP

但如果把这样的研究,认为就是已经颠覆了原来的通过控制血脂,降低心血管风险的基础理论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神经酰胺会与特定受体结合,增强血管炎症反应,而多余的,过高的胆固醇,在有炎症反应的血管内皮部位下方形成沉积,两者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并不能说有了这样的研究,原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控制理论失效了。

而且这项研究目前也是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其对于动脉硬化的实际获益作用,目前只是在实验动物身上取得了成功,而对于人体的相关研究,也只是基于慢性肾病患者进行了相关检测,对无慢性肾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这种神经酰胺的阻断作用,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心血管保护作用,目前还没有研究结论。

因此,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和局限性,目前到底神经酰胺相关受体的阻断对于延缓人体动脉粥样硬化有多大作用,这个治疗靶点是否比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重要,又如何才能实现这种阻断作用,同时还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其他危害,还都是未知数。

因此,对于这样的理论研究,应该使我们能够认识到为什么有些人严格控制了血脂水平,仍然会有残余的心血管风险,控制其他的重要靶点,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但对于一些生理学研究结论,再到真正的临床实践,实现药物治疗控制风险,往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极高危风险患者,目前严格控制血脂水平,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至少降低一半,并控制在1.8mmol/L以下,仍然是控制动脉粥样进展和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首要靶点。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进展,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也有较大的差异,在同样是近期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对于携带特点的胆固醇高敏感基因缺陷的人群,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3.4mmol/L的合格范围,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也比正常人高出26%,而这部分人如果能够把血脂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到1.3mmol/L以下,由于这种特定基因带来的额外心血管疾病风险,就能够被消除。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严格控制血脂,能够延缓动脉硬化进展,降低心血管风险的作用。

对于我们目前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控制来说,当然不应该放弃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重要靶点,除此之外,还要积极的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调理控制。

首先是对于血压,血糖水平,如果存在升高问题的,同样也要严格进行控制,这些因素同样也是影响血管健康,加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慢病问题,严格按照自身情况,合理设置血压,血糖的控制目标,并积极尽早干预,也是同等重要的。

其次是抗炎的重要性。前面的研究中已经揭示了神经酰胺对于血管内皮炎症的激活作用,而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也是导致动脉硬化,加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因此,积极的从生活习惯,合理用药等方面,做好慢性炎症的对抗,也是降低心血管风险的重要方面。

第三是生活调理的重要性。健康的饮食,合理控制体重,加强运动锻炼,保持平和心态,减少焦虑和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等,这些方面,都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而且也是最安全,最具有长期效应的心血管保护措施。

第四要强调戒烟的重要性,如果能够尽早戒烟,对于保护心血管健康和保护整体健康,都能够带来显著的获益。新研究发现,50岁时吸烟的人群,比不吸烟人群,寿命平均缩短5年以上,而如果在55岁到60岁之间戒烟,则能够显著恢复原来缩短的预期寿命。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总的来说,我们目前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控制,还是应该基于之前已经有明确临床证据,已有相关治疗,控制药物的基础上进行,对于某些新研究得出的新控制靶点,想要实现还需要时间,我们仍然需要耐心等待,千万不要看到前述的新研究或者听到别人说的一些夸大其词的言语,就停止了目前的常规治疗,这样做会带来更大的心血管风险,得不偿失。

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科普的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