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365建站
虚桩可以单独练。如果作为内养功的整体来练习,大概五到十分钟为宜,达到放松身体,清心静虑,气归丹田即可。在气回丹田的基础上,为后续的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自然丹田呼吸:气归丹田,心平气和虚桩完成后,接下来我们要进行“自然丹田呼吸”。这个步骤非常关键,因为它可以帮助你进一步调节呼吸,让气息顺畅地流入丹田。1. 身体稍微下蹲:在虚桩的基础上,身体稍微再下蹲一些,双手左上右下轻轻搭在小腹丹田处(肚脐下三寸)。这个位置是人体的能量中心,也是呼吸的重点区域。2. 观察呼吸:继续保持双眼微合,开始观察自己的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观察鼻腔,吸气时观察腹部。注意,这里的“观”并不是刻意去控制呼吸,而是让它自然流动。身体要保持轻松,心平气和地做。3. 呼吸要自然:切记不要心急,也不要太着意。呼吸的节奏应该是自然而顺畅的,就像春风拂面一样轻柔。通过这种自然的呼吸,你可以让气息逐渐归于丹田,达到身心合一的效果。三、自为丹田呼吸:加大呼吸幅度,增强气息在自然丹田呼吸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自为丹田呼吸”。这个步骤的目的是通过加大呼吸幅度,增强气息的力量。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幅度”而不是“力度”,千万不要用力过猛。1. 呼气时的动作:呼气时,抿嘴、收阴、提肛,眼睛微微张开。这个动作可以帮助你排出体内的浊气,同时收紧会阴部位,增强腹部的力量。呼气时,感受气息从丹田缓缓流出,直到最后一丝气息都排出体外。(微信公众号~金泓一剑:jinhongyijian,关注有福有惊喜)2. 吸气时的动作:吸气时,身体放松,丹田吸满,至腰部微微弯起,同时双眼合上。这个动作可以让新鲜的氧气充分进入体内,滋养你的五脏六腑。吸气时,感受气息从丹田缓缓上升,直到充满整个腹部。3. 注意事项:练此式容易心急、努力、憋气、气竭,这是四忌。切记始终要以保持胸部舒畅,呼吸自然为法则。另外,呼气时不要刻意主动提肛,而是通过呼气到将竭时带动会阴自然收缩。吸气时也不要胸部主动用力,通过翘尾而导引气息自然回落丹田,又通过“鼓肚子凹腰”,自然实现气息吸足丹田。四、松肩式:肩部放松,气通全身接下来是“松肩式”,这个动作来源于古轮功夫中的古传易筋经。它的目的是通过肩部的运动,带动全身的气息流动,达到放松肩颈、畅通气血的效果。1. 动作要领:双手自胸前平行提起,左右分开,搭在两侧肩颈上,以肩头为轴,以肘为驱,前后绕环。动作类似广播体操的肩部运动,但内在要点迥异。一是在于动作与呼吸相合,上绕时吸气,下绕时呼气,吸气时做到一定幅度的“鼓肚子凹腰”。起步时可以自然呼吸法练,但最好是配合自为呼吸法练。二是在于不是手肘带肩,而是腹部的起伏带动肩部,并以肩领肘。2. 禁忌:心窝不能紧张。肩部的放松不仅仅是肌肉的放松,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放松。如果你感到肩膀僵硬,不妨试着深呼吸几次,让气息自然流动,帮助你放松肩颈。五、摸鱼式:伸展身体,畅快呼吸接下来是“摸鱼式”,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有效。它可以帮助你伸展身体,畅快呼吸,仿佛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1. 动作要领:双掌自胸前按自丹田,呼气。然后在体侧变掌为拳,拽拳扩胸腹,同时吸足气。这个动作不仅可以帮助你排出体内的浊气,还可以让新鲜的氧气充分进入体内,滋养你的五脏六腑。2. 呼吸配合:呼气时,双掌按向丹田,感受气息从腹部缓缓流出;吸气时,变掌为拳,拽拳扩胸腹,感受气息从丹田缓缓上升,充满整个腹部。这个过程中,你要保持呼吸顺畅,不要过于用力。六、沐鼻法:通窍养神,清新呼吸最后是“沐鼻法”,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实则非常重要。禅医认为,人体健康有三大关键,即清窍(鼻腔、咽喉)、浊窍(肛门、尿门)、中隔(上中下三焦,主要包括肝胃、胸肋等),总共七窍,窍不通则百病生。因此,健康须先通窍,其中鼻窍主管呼吸,乃七窍之首,最为重要。1. 动作要领:双手食指贴于鼻梁两侧,上下移动,轻轻摩擦鼻翼。要点在于力度要轻,速度要慢,越轻越好,手指上下时要翻转。动作轻柔自然,配合呼吸畅顺,心情愉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