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珍系陕西省商洛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商洛郭氏内科学术流派第五代传承人。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头痛,指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按疼痛部位分太阳(后头)、阳明(前额)、少阳(头侧)、厥阴(巅顶);按疼痛性质分胀痛(气滞),刺痛(瘀血),灼痛(火热),空痛、隐痛(多属虚),重痛(湿阻),跳痛(风阳)等。在临证实践中,郭氏内科学术流派认为头痛当以病因认识为主,首先区分表里,属表者,多属实,多为寒湿火之邪气上扰清窍,阻滞脑络所致;属里者,有虚有实,实者,多因情志怫郁,肝气郁结,失于条达则多呈胀痛,病久或兼有瘀血则呈刺痛,多以侧头疼痛为主;木燥生风,则多伴有跳痛;木燥生火,则多伴有灼痛;虚者,多因血虚、精亏居多,血虚者,头痛多伴有眼前发黑、面色萎黄或苍白;精亏者,头痛多伴有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等。此外,临证遇到反复发作头痛,多内外合邪,如内风与外风相召等。顽固性头痛,多有伏邪(或风、或寒、或湿、或瘀)和正气不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是此谓。在用药方面,因祛风药多辛温偏燥,故多配伍凌霄花、沙参等以反佐。
寒瘀阳虚,脑络失荣案
贺某,男,55岁,2024年4月3日初诊。主诉:偏头痛6年。或左或右,多呈胀痛,剧则如针扎样刺痛,畏风冷,纳可,夜休一般,二便正常。舌红,苔白、中心剥脱,脉弦缓。
治则:化瘀通窍,温阳散寒。方用通窍活血汤合大三五七散加味:
川芎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6g,细辛5g,干姜10g,山药15g,防风10g,山茱萸10g,蔓荆子6g,柴胡10g,香附10g,甘草6g,白附片6g(先煎)。7剂,水煎服,日1剂。
5月15日复诊:诉头痛偶发,持续时间减少,更方沉香天麻饮合大三五七散加味:
僵蚕10g,天麻10g,白附片6g(先煎),独活6g,羌活6g,细辛6g,干姜10g,山药15g,防风10g,山茱萸10g 凌霄花10g,当归10g,川芎10g,清半夏10g,甘草6g,益智仁10g,防风10g。7剂,水煎服,日1剂。
8月21日三诊:头痛明显缓解,但胃脘泛酸不适,守二诊方加海螵蛸15g、浙贝母6g,续进7剂。
后电话随访半年,诉头痛未再发作。
按 本案头痛,以胀痛、刺痛为主,伴畏风冷,则易知气滞血瘀,兼有正虚寒湿。故以王清任通窍活血汤合通气散以理气血,《备急千金要方》大三五七散以温阳散寒,故而首诊取效。复诊时,气血调,头痛减,故更方《卫生宝鉴》沉香天麻饮合大三五七散以疏风通络,温阳散寒,头痛续缓。三诊效不更方,于前加和胃之品。本案的关键在气血与虚寒。
中虚生风,痰湿阻络案
赵某,男,50岁,2024年6月12日初诊。主诉:头痛3年。伴头晕、腹胀、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纳可,夜休一般,二便正常。口唇暗,舌黯红,苔白,脉细弦。
365建站治则:补虚息风,祛痰通络。
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半夏10g,炒白术10g,茯苓15g,天麻10g,陈皮10g,黄芪30g,党参10g,甘草6g,麦芽15g,建曲15g,丹参15g,川芎6g,蔓荆子10g,钩藤15g(后下),大腹皮12g,益母草15g,泽泻30g。7剂,水煎服,日1剂。
6月19日复诊:诉头痛及头晕减轻,但肩背酸痛,胁腹部仍胀满,守前方加葛根15g、羌活10g、桂枝10g,7剂。
后随访头痛、头晕未再发作,肩背及胁腹不舒亦未再作。
按 本案头痛,伴倦怠乏力、面色萎黄,中焦气虚显而易见,胃不健脾不运,则痰湿内生,故见腹胀;清阳不升,则浊居清窍,故生头晕;病久,邪气入于脑络,故头痛。方以李东垣的半夏白术天麻汤补中虚,化痰湿,定虚风,略加丹参、川芎、蔓荆子等以疏风通络之品而取效。复诊,肩背及胁腹胀满,俱是湿邪为患,故以葛根、羌活、桂枝以表散湿邪。
风热壅盛,上扰清窍案
周某,男,29岁,2024年12月18日初诊。主诉:头痛3年。以双侧疼痛为主,多于劳累和变天多发,伴鼻塞,面红,口干,纳可,夜休可,二便正常。舌尖红,苔黄腻,脉紧。
治则:补虚息风,祛痰通络。
方用芎芷石膏汤加味:川芎10g,白芷10g,石膏30g(先煎),藁本6g,羌活10g,菊花10g,葛根15g,辛夷6g,苍耳子6g,薄荷6g(后下),野菊花10g,防风10g。7剂,水煎服,日1剂。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后电话随访,患者诉头痛2月余未发。
按 本案头痛,以面红、口干,舌尖红、苔黄一派热象为主,加之“巅顶之上,唯风可到”,风热合邪为患,故多反复难愈。以芎芷石膏汤疏风清热,略加通窍之品而取效。
肾精不足,髓海失养案
韩某,男,62岁,2024年10月30日初诊。主诉头痛8年,尤以后头空痛为显,伴腰膝酸软,夜尿频,口干,纳可,夜休可,二便正常。舌黯红,苔白,脉沉细弦。
治则:填精益髓,佐复气化。

方用肾气丸加味:熟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12g,茯苓10g,牡丹皮10g,泽泻10g,白附片6g(先煎),肉桂6g,天麻10g,川芎10g,益智仁10g,桑螵蛸6g,金樱子15g,当归10g,鹿角霜12g。7剂,水煎服,日1剂。
后以肾气丸为主,调理月余,头痛明显缓解,尿频亦有改善。嘱制丸剂长期口服以巩固。
按 本案头痛,呈空痛,以腰膝酸软、夜尿频为主,显系肾精不足、肾气衰惫之证,故以肾气丸以补肾精、复气化为主,合佛手散使其补而不滞且理血气以止痛,再加固涩缩泉之品而症缓。
肝气郁滞,生风上扰案
李某,女,38岁,2024年8月25日初诊。主诉:头痛3月。伴经前痛剧,心烦、易怒,胸闷胁胀,纳可,夜休可,二便正常。末次月经8月16日止。舌黯红,苔白,脉细弦。
治则:行气解郁,疏风止痛。
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味: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茯苓10g,炒白术10g,薄荷6g(后下),炮姜6g,牡丹皮10g,炒栀子10g,丹参10g,川芎6g,凌霄花10g,白蒺藜10g。7剂,水煎服,日1剂。
后因月经不调来诊,诉头痛未再发作。
按 本案头痛,与行经和情绪相关,知是肝气不舒所致。一者,气滞则血瘀,瘀血阻络则痛;二者,木郁则生风、生火,生风则头昏、痛,生火则心烦、生疮等。故以丹栀逍遥散行气解郁,清火疏肝,略加和络之品而效。(雷辉 陕西省商洛市中医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