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1岁。
主诉:反复发热1月,发热1天2023年12月25日就诊。
现病史:1月前出现发热,在当地住院治疗后退热,半月前出现高热惊厥,体温约40℃,住院治疗后退热,昨夜再次发热,服用退热药后退热,今晨仍有发热,经人介绍来诊。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刻诊:发热,12点测体温约38.5℃,气喘,夜间稍咳嗽,无鼻塞流涕,无皮疹,睡眠不安稳,打呼噜,大便每天4-5次偏稀,舌质红,点刺,苔黄腻,脉细数。
处方:北柴胡 6g,黄芩片 3g,赤芍 3g,草果 3g,槟榔 3g,姜厚朴 3g,燀苦杏仁 3g,豆蔻 3g,薏苡仁 6g,滑石粉 5g,蝉蜕 3g,炒僵蚕 3g,熟大黄 2g,姜半夏 3g,姜黄 3g,淡竹叶 3g: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按语:按照六经分析反复发热,舌质红,点刺,苔黄腻考虑阳明病。
大便每天4-5次偏稀可以考虑太阴病。
365建站本案中患儿没有明显的表证,运用了退热药后仍然反复发热,舌质红,点刺舌、苔黄腻,更多的是因为湿热弥漫于三焦,邪气郁伏于膜原所引起的,这个时候就提示我们应该往温病的方向去考虑了。
这个时候常用的就是柴胡达原饮、三仁汤、升降散了这三首方了。
可能有的人有疑问,本案中患儿大便次数已经比较多了,为什么还是要用大黄呢?
这是因为温病的发热不是通过表解,而是通过大小便而解的。
患儿虽然大便次数多、大便烂但是仍有发热,说明靠他本身是不能够排除疾病了。
我们用少量的大黄来帮助这个湿热排出,患儿的热就退了。
我们使用中药来退热的时候还要注意的就是服用方法,一定是要间隔2小时连续服用,直到热退为止。
退热药用之有效,多于24小时内可以见效,如不见效,要考虑用方是否准确。
发热数天的患儿及老人,注意有无呕吐及腹泻,要考虑是否存在体液丢失情况,如有,建议先补水,后发汗。
护理:饮食清淡,或少吃,以减少胃肠负担。
湿邪感冒,建议少食或暂时禁食,注意多进水。小孩不要吃水果及牛奶,以稀饭为主。中药退热药的优点。
退热作用较快,大部分在24小时之内退热。
退热后一般不反弹,退热的同时可能会同步消除其他症状,如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中药的退热时的汗较少,对机体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用药不受温度限制。
辨证误区
死定体温、血常规、肺部CT或是胸片的结果,而忽视中医基本四诊的采集,根据检查的结果采用抗病毒中药治疗而忽视了个体不同的临床症候反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