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冲任不固,肝脾失调 → 虚性不摄(中焦虚损为主)治则:以「建中法」为核心,调和肝脾,慎用升提药(如黄耆),避免伤及少阴君火
分型论治方案1. 基础证型:虚性不摄表现:
排卵期点滴出血(色淡红)
小腹空坠感(非绞痛)
伴眼酸、易疲勞主方:小建中汤加仙鹤草桂枝6g 白芍12g 炙甘草6g 生姜9g 大枣12g 饴糖30g 仙鹤草18-30g要点:
仙鹤草需炒黄后入药(增强收敛)
白芍量>桂枝(柔肝为主)
饴糖不可替代(现代可用麦芽糖)
2. 兼心脾两虚表现:
出血伴失眠多梦

健忘心悸
站群论坛舌淡胖有齿痕主方:归脾汤合小建中原方基础上加酸枣仁15g 龙眼肉10g调整:
去原方木香(防耗气)
出血明显加荆芥炭6g
3. 兼肝郁血热表现:
出血色鲜红
胸胁胀闷
脉弦细数主方:傅青主清肝止淋汤化裁白芍30g 生地15g 丹皮9g 黄柏6g 牛膝6g 香附6g 黑豆30g 红枣10枚要点:
加鲜桑叶7片(干品15g)为引
三七粉3g(冲服)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关键药物使用规范药物使用场景注意事项黄耆仅限气陷证(小腹坠胀明显)剂量≤12g,用后需以真武汤收工(炮附子9g 白术12g 茯苓15g 白芍9g 生姜9g)白芍肝旺证(脉弦硬)最大可用至60g(需配炙甘草6g防伤胃)仙鹤草虚性出血必炒黄,与饴糖同煎可解苦涩桂枝建中法基础与小建中汤中保持桂枝:白芍=1:2比例黄耆建中汤版本选择版本组方特点适用场景仲景版黄耆量<桂枝(桂枝9g 黄耆6g)表虚明显(易汗怕风)《辅行诀》版黄耆量>桂枝(桂枝6g 黄耆12g)中气下陷(脏器脱垂倾向)临床建议:排卵期出血优先选用仲景版
辅行诀版需配合每月≤7剂,防气机过升
疗程管理与禁忌疗程:
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经前1周开始服药)
出血止后改隔日服,配合山药粥(晨起空腹)
禁忌:
治疗期间禁咖啡、生冷
出血期禁用艾灸(防血热妄行)
疗效巩固:
愈后每月经后服真武汤3剂(炮附子6g 白术12g 茯苓15g 白芍9g 生姜6g)
脉诊精要濡脉+左关弦 → 小建中汤+生麦芽15g(疏肝不伤阴)
细数脉+右寸浮 → 禁用黄耆,改西洋参6g(气阴双补)
沉弱脉+尺部尤甚 → 加菟丝子12g 桑寄生15g(固肾安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